12月7日下午,广东白云学院白云大讲堂第175讲在儒学堂隆重开讲。学校邀请到中国社科文学所博士后侯立兵教授为白云学子作主题为“学术前沿之文科论文选题与作法”的讲座。侯教授讲座立意新颖,在场观众反响良好。
讲座伊始,侯教授引用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名言:“写作是箭,阅读是弓,只有把阅读这把弓拉好,才能射好写作这支箭。”来告诉我们,论文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大量的阅读和长时间的坚持写作,而论文写作也像是一次凤凰涅槃的过程,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。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论文的选题与作法,侯教授以风起青萍﹑凤凰涅槃起兴,详述论文过程写作的方法,引经据典,为我们打开了论文写作的大门。
风起于青萍,止于草林,出自楚国宋玉《风赋》。侯教授将其比作找寻论题,他指出,论题的选择就像风起青萍一样,首先应着重于选题的逻辑起点,要将其作为写作的一部分,其次还要抓住灵感,紧紧跟随自己的第一感觉。
谈及论文的作法,侯教授将其比作凤凰涅槃,鼓励我们要从感性中萃取理性,以逻辑的力量点石成金,重视“无我”,方能客观。其中,侯教授特别提出,在对话中引申话题可以增强论文的的角色意识和批判意识,使论文更生动形象,为此,他列举了网约车﹑校园贷﹑家校通等典型例子,层层入扣、抽丝剥茧般为我们论证了话题性论文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在过程写作中,要正确对待浩如烟海的文献,客观取舍,统筹全文,先计划再动笔,他强调,写作是表达的逆向工程,鼓励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逆向写作。最后,侯教授对我们寄予深沉寄托:“要想提高文笔,首先要忘记自我,返璞归真,当你真的忘记了自我的时候,就是你蜕变的时候。求学之路长又漫,同学们仍须努力!”
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讲座在钟声的一次次催促中悄然落下了帷幕,我们却仍然沉醉在侯教授编织的文学的世界中,流连忘返。相信通过这场讲座,同学们对于论文写作有了深入的了解。
侯立兵,教授、博士,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博士后。曾任湖南文理学院宣传部部长、广东白云学院副校长,现执教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。
主要社会兼职有:广东智慧青少年宫文学首席顾问、岭南儒商诗会常务副会长。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辞赋、叙事学、创意写作。在《诗刊》(子曰)、《诗词家》等刊物发表诗词作品百余篇,在《文学遗产》、《文艺争鸣》、《四川大学学报》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(文/校学生记者团李思燕 图/党委宣传部吴斌)

讲座现场

侯立兵教授在作讲座